路透社吉隆坡1月7日消息:根据部分已知的数据,我们对12月份毛棕榈油产量的初步预估显示,产量季节性降低了14万吨或者13.2%,达到92万吨。这超过了我们最初预测的降低115,000吨或者11%。产量减幅之所以高于预期,部分原因在于出油率因为雨季降雨的因素而降低。此外,鲜棕果的单产的下降趋势要比预想的更糟。就2002年全年而言,毛棕榈油的产量达到1190万吨,这要比2001年提高95,000吨或者0.8个百分点。实际产量和我们在3月份第二周以及3月21日的Palmis报告中预测的数字一丝不差。但是全年数据低于10月11日向上修正后的数据,当时由于7-9月份的产量增幅高于预期,达到13%,因此我们将产量提高到1200万吨。10月份的产量增幅则减少到了7.4%,我们在马来西亚半岛完成新的调查后,开始对产量能否到达1200万吨感到怀疑。产量增长的势头持续了5个月,到11月份就转为负增长,因此2002年第四季度的产量增幅只有1.5%,远远低于第三季度的增幅13%。但是最差的还没有来,我们预计在今年的7月至3月,产量将会降低7%或者175,000吨。就象我们在12月11日的报告中解释的那样,之所以产量出现负增长,是因为2002年的1至3月降雨不足。
12月份的产量出现月比降低幅度高于预期,而棕榈油出口的降低幅度则高于预期,12月份的出口为90万吨。11月份出口为941,000吨,12月份出口较上月降低4万吨的原因在于对印度的装船降低了8万吨,此外,对西亚和欧盟的出口也出现降低。相反的是,对中国的棕榈油装运十分强劲,估计达到24万吨,较11月份提高115,000吨,高于2001年12月份的峰值207,500吨,基本上达到了2002年创纪录的7月份的装船量243,400吨。由于产量持续远远落后于消费量,棕榈油库存估计将会继续降低,到12月底,库存将会减少到112.5万吨,基本上和我们先前的预测值持平,和上年同期相比,库存降低9万吨。我们预期今年第一季度,棕榈油的出口温和增长13万吨或者5.4%,达到253万吨,因此很可能该季度的每一个月库存都将会显著降低。到3月底,棕榈油库存将会降低到不足70万吨的紧张水平。如果这种情况成为现实,3月份生产商和加工厂手上的库存可能不超过5天的产量。3月底的棕榈油库存预计不足70万吨,也将是四年来的最低库存。相比之下,1999年1月份、2月份和3月份的库存分别为68万吨,71.4万吨和72.8万吨。
从上述的1至3月份的供需情况看,不难理解为何阿根廷的毛豆油在24度精炼棕榈油和毛棕榈油价格上的升水在上周五缩小到了52.5美元和85美元,而11月底的升水最高达到100美元和135美元。过去5周内,阿根廷的毛豆油价格回落35美元/吨,24度精炼棕榈油的价格回调10美元。24度精炼棕榈油的价格从12月26-30日期间的峰值每吨472.5美元下滑到了上周五的每吨457.5美元。毛棕榈油期价盘中达到1695令吉,收盘报1690令吉,这也是1999年2月份最后一周以来的最高价格。现货价格最高达到1712.50令吉。第三个月的合约,3月毛棕榈油期价上周五收盘报每吨1628令吉,较上周降低62令吉,打破了五周以来的上涨势头。南美今年的大豆产量预计将会比上年提高1000万吨,这抵消了美国大豆产量降低520万吨的影响。印度的冬季油籽产量前景则进一步变差,原因在于天气持续干旱,印度如果采取即需即买的方式采购食用油,将会冒着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