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牛焦虫病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简述:

  牛焦虫病为血孢子虫病。呈急性经过。临床上常以高热、贫血、出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用耳尖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染色质团为紫红色,原生质为淡兰色。虫体为多形态。

  --------------------------------------------------------------------------------

  病原:

  双芽焦虫、巴贝西焦虫、泰勒氏焦虫。虫体有双芽形、环形、隋圆形、双梨形、阿米巴形等。

  --------------------------------------------------------------------------------

  流行特点: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地方性流行。多发在夏秋季节蜱和蚊蝇较多的地方。多数虫体位于红细胞中央,有1-3个染色质团,在一个红细胞内寄生1-2个虫体。红细胞感染率为5-20%,个别的达到50%。虫体在红细胞内以出芽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形成配子体。蜱在牛体吸血,配子体隳同血液进入蜱体,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形成子孢子。蜱爬到牛身上吸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牛血液中,侵入红细胞内被感染。

  --------------------------------------------------------------------------------

  临床症状:

  病畜精神沉郁,体温40℃以上,可视粘膜黄染,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反刍停止,体表淋巴结肿大。

  --------------------------------------------------------------------------------

  病理变化:

  病畜皮下脂黄染,心冠脂肪有针尖大的出血点心包积液肝表面可见灰白色坏死灶。肾肿大,呈灰黄色。

  --------------------------------------------------------------------------------

  诊断:

  根据病畜高热、黄疸、出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的特点,可初步做出诊断。确疹需用耳尖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液染色、镜检,可在红细胞内看到虫体。在放牧地或牛圈周围可发现传播本病的蜱。

  --------------------------------------------------------------------------------

  鉴别诊断:

  应与牛伊氏椎虫病相鉴别。其特点是牛伊氏椎虫病四肢肿胀,呈对称性水肿。而牛焦虫病黄疸明显,无对称性水肿。病原体不同,牛伊氏椎虫病可在血浆中查到伊氏椎虫。

  --------------------------------------------------------------------------------

  防治措施:

  贝尼尔(血虫净、三氯眯)每公斤体重5-7毫克,深部肌肉注射,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也可用椎黄素,每公斤体重4-6毫克,静脉注射,连用三日。一般用0.5%针剂。

  可用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每头牛肌肉注射2毫升,安全有效。在发病季节,用1%敌百虫洗刷牛体表,每隔7-10天洗刷一次。使用杀蜱药清除圈舍的蜱,保持圈舍清洁卫生。5月份在成虫到来之前,将牛调到新圈舍,或将牛马圈舍调换。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美狮会》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