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思想
动物疫病的发生和防治,是一门科学,但其基本点也就是动物和病原体两者的辨证关系,从这两个基本点出发,就能明确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思想。
(一)关于动物的抗病力。
畜禽疫病是养殖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从动物机体讲,畜禽对疫病的抵抗有四道屏障:“皮肤→粘膜→白细胞→抗体”,皮肤是动物最重要的屏障,而抗体是最后一道屏障,突破了抗体这道屏障,动物就会有生命危险。这四道屏障,构成了动物机体的抗病力。
动物防疫的根本对策,就是通过营养、环境、管理和防疫措施,建立良好的饲养习惯,保障畜禽皮肤的完整、消化(呼吸)系统粘膜的作用、白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从而有效提高动物机体对疫病发生的抵抗力。
从本质讲,动物机体本身就存在一个抗病力,这是动物生存的基础,也是动物适应环境的的根本问题,各种因素要么提高动物的抗病力,要么降低动物的抗病力,因此,防疫是个综合概念,一切养殖技术水平的优劣,都是通过疫病表现出来的。
(二)关于病原体的特点。
人类同疫病的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病原体也是一个物种,也在进化,如口蹄疫病毒,即使一个毒株,在实验室培养传代2年后,都会出现变异毒株,这也是疫苗不易制备的原因。因此,要消灭一个疫病是困难的,但预防一个疫病不困难,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
病毒、细菌、寄生虫的病原体在生活史上有不同的特点。病毒只有在活的细胞内才能够繁殖,在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是很差的,因此,病毒病必须通过发病家畜来传播和增殖,有持续不断的病畜禽,是病毒病存在的基本原因;细菌主要在细胞外环境中存在,只要有营养,在环境中就会不断蓄积,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再加上动物抵抗力下降(如应激、低温等),就能使动物发病;而寄生虫的病原是长期寄生畜禽的适应,已经突破了畜禽的“皮肤→粘膜→白细胞→抗体”屏障,比细菌、病毒的进化程度都高,因此,只有通过药物打击病原体。
但也有界于三者生活之间的病原体,如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的细菌是寄生在细胞内,很像病毒的生活方式,因此,增加了防治难度,动物成为主要传染源。而炭疽杆菌在环境中以芽孢的形态存在,界于细菌和寄生虫之间的生活方式。这些就是在病原体在进化中界于病毒、细菌、寄生虫之间的表现。
(三)动物防疫的基本思想
针对病毒、细菌、寄生虫进化史上的特点,基本的防治策略就明确了。对病毒病,就要以没有病畜为目标,消灭病原和切断传播途径两者并重,这样就能控制源头。主要措施是加强群体强制免疫,提高群体保护水平,控制病畜流动,在免疫的基础上,再发现病畜就坚决扑杀。特别是对病毒病来讲,扑杀病畜就很重要,因为免疫后又发病的家畜,可能被变异的毒株所感染,这样也就必须提高监测、诊断水平。如果让病畜流动,可能破坏全部的免疫计划,引发新的疫情流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变异是进化的基础,病毒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如任何一次口蹄疫的流行,都是两个以上血清亚型毒株作用的结?倠獡整?? ?o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