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1日发布
原文: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
翻译:李磊工作室
7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油籽部分)
本月预测2003/04年度美国油籽期末库存为800万吨,较2002/03年度增长280万吨。美国油籽产量预计为8790万吨,较2002/03年增长460万吨,主要是由于大豆产量预计提高。大豆产量预计为28.9亿蒲式耳(合7850万吨),较上月的预测调高3000万蒲式耳,原因是6月30日公布的收获面积高于6月份的预测。尽管其它油籽的种植面积下降,但是由于单产提高,尤其是葵花籽,将导致油籽产量年比温和增长。
2003/04年美国油籽总用量预计温和增长,原因是国内用量提高基本上被出口降低所抵消。美国大豆出口预计为9.9亿蒲式耳,较上月的预测调高3000万蒲式耳,但是却比2002/03年低了4000万蒲式耳。出口年比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南美大豆产量和库存有望达到创纪录水平,从而导致市场竞争激烈。2003/04年美国大豆压榨预计仅增长1500万蒲式耳,原因是国内豆粕用量增长相对较慢,以及豆粕出口有限。2003/04年豆油供应预计下降,原因是期初库存减少以及大豆压榨增幅较小。国内豆油用量预计温和增长,将导致2003/04年出口减少,豆油出口预计减少超过10亿磅,至11亿磅。
2003/04年度大豆平均价格预估上下各自调低10美分,至每蒲式耳4.35-5.35美元,相比之下,2002/03年度的平均价格为5.50美元。价格调低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大豆库存预计增加,油籽供应增长。豆粕价格区间上下各自调低5美元,至每短吨145-175美元,相比之下,2002/03年的价格预计为175美元。2003/04年豆油价格预计为每磅18-21美分,低于2002/03年的22美分,原因是世界大豆供应预计大幅提高。
2003/04年世界油籽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3.521亿吨,年比增长2440万吨。海外油籽产量预计为2.642亿吨,比2002/03年增长1980万吨。大豆产量的增幅约占世界油籽产量增幅的一半,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分别达到创纪录的5600万吨和3700万吨。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总产量在两年前还落后于美国产量,但是在2003/04年预计比美国大豆产量高出15%以上。世界其它油籽产量预估调高1270万吨,原因是油菜籽和棉花籽急剧增产。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估调高近300万吨,原因是种植面积提高以及单产恢复。中国油菜籽产量预计增长100万吨以上,达到1160万吨。2003/04年世界棉花籽产量预计提高300万吨以上,其中中国占到产量增幅的一半。
2003/04年世界蛋白粕和植物油消费预计双双增长4%。中国、一些其它亚洲国家和中东地区的消费强劲将导致蛋白粕需求增长。中国蛋白粕消费预计增长8%,其中以豆粕为主。但是是中国油籽产量增长将限制油籽进口的增长率,其中2003/04年大豆进口预计达到1850万吨,相比之下,2002/03年进口预计为1820万吨。
世界植物油消费预计增长4-5%,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增幅最大。印度人均植物油消费预计温和增长。
2002/03年美国大豆出口预计为10.3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调高2000万蒲式耳。种子用量略微提高,原因是6月30日的报告中播种面积提高。用量增长远远抵消了其它用量下降的3600万蒲式耳,导致2002/03年大豆期末库存增长1500万蒲式耳,至1.55亿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