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
翻译:李磊工作室
注:由于北半球2002/03年度的作物仍在播种,而南半球还要过几个月才开始播种,因此本报告的早季预测结果十分初步。用于预测美国播种面积和单产的方法参见各表的脚注。美国冬小麦的预测使用了今日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玉米和大豆的播种面积以及单产则做了修正,以反映天气不利的影响。
【小麦】本月预计美国2002/03年度小麦期末库存较上月降低6400万蒲式耳,原因在于产量降低、用量提高,超过了结入库存的增幅。冬小麦产量调低6300万蒲式耳,因为单产降低。食品用量较上月调低500万蒲式耳,但是由于出口竞争减弱,本月将出口提高2500万蒲式耳。2002/03年度小麦价格预测区间两端各提高15美分,达到每蒲式耳2.65美元到3.25美元,相比之下,2001/02年度的平均价格预估为2.78美元。
本月预测2001/02年度期末库存较上月提高2000万蒲式耳。食品用量降低500万蒲式耳,在最近美国统计调查局发布的磨面预估报告中已经有所反映。出口预测调低1500万蒲式耳,原因在于晚季的销售和装船量放慢。
本月预期全球2002/03年度小麦产量和期末库存低于上月。国外小麦产量降低,主要是中国减少200万吨,澳大利亚减少150万吨,其他几个国家各自减少30到50万吨。欧盟、摩洛哥和巴西的产量提高,但是仅仅部分抵消上述国家产量的减幅。尽管摩洛哥的进口预测值较上月调低,但是以上产量变化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澳大利亚的出口调低100万吨。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提高,抵消了澳大利亚出口的降低。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造成2002/03年度全球期末库存较上月预测值降低的主要因素。
【粗粮】2002/03年度美国饲粮的前景就是,供应和库存低于上月预测。2002/03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96.5亿蒲式耳,较上月降低2.85亿蒲式耳,但是较2001/02年度水平提高近1.50亿蒲式耳。由于美国东部玉米种植带持续多雨,预期将导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较3月份的意向面积降低100万英亩。此外,美国玉米单产预计较上月所使用的简单线性趋势单产每英亩减少2蒲式耳,原因在于播种进展延迟。产量减少将主要在2002/03年度期末库存中得到反映。本月将出口调低2500万蒲式耳,这是对玉米用量的唯一调整。玉米期末库存预计将比2001/02年度水平降低3.20亿蒲式耳,这也是1996/97年度以来的最低库存。玉米的价格区间预计两端均提高15美分,达到每蒲式耳1.90美元到2.30美元。
2002/03年度全球粗粮产量和库存的预测值也较上月下调,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玉米产量降低。国外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东欧的玉米和大麦产量预计降低。本月将全球粗粮进口预测值略作上调,主要是由于韩国和日本的进口预期增长。此外,韩国和日本2001/02年度的出口值也做了上调。这些国家增加的进口通过中国玉米出口增加而达到平衡,本月将2001/02年度中国玉米出口预测调高50万吨,达到650万吨,将2002/03年度玉米出口提高200万吨,达到600万吨。中国和美国玉米库存降低,是造成2002/03年度世界粗粮期末库存降低的主要原因。
【油籽】本月预测2002/03年度美国油籽产量为8820万吨,较上月提高60万吨。本月将美国大豆产量预测值提高2000万蒲式耳,达到28.7亿蒲式耳,原因在于大豆播种面积预计较3月份的播种意向面积提高。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值较上月调高50万英亩,原因在于玉米的播种面积降低。2002/03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预期值较上月调低1000万蒲式耳,达到9.65亿蒲式耳。原因在于巴西和阿根廷的供应提高。大豆压榨未作调整,因为豆粕出口预期降低,但是国内用量预期提高,两者相互冲抵。
2002/03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3.316亿吨,较上月提高60万吨,原因在于美国大豆产量提高,而国外油籽产量和上月预测持平。
2002/03年度美国大豆的年度平均价格未作调整,仍为每蒲式耳4.00美元到4.90美元,相比之下,2001/02年度为4.25美元。大豆产品的价格预计值也未作调整。
本月将2001/02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预测值调高1500万蒲式耳,达到创纪录的10.35亿蒲式耳,原因在于出口进展继续好于预期。2001/02年度美国大豆压榨值调高500万蒲式耳,这是基于美国国内豆粕用量出现增长。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则调低2000万蒲式耳,达到2.40亿蒲式耳,略低于上年水平。本月调高豆粕进口,反映美国预期将从巴西进口的豆粕。
本月将2001/02年度南美大豆出口调低45万吨,这是由于阿根廷经济动荡持续,巴西年度初期的出口进度迟缓。本月将2001/02年度全球油籽产量调低40万吨,主要是由于印度的大豆和花生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