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最新农业部油料报告,阿根廷政治局势动荡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季节性产量下降,影响着世界油籽市场。
阿根廷政局不稳定和收获进度缓慢,对阿国油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4月中旬时,阿政府颁布法令要求对粮食征收的出口税追溯到3月4日,同时宣布征收出口税将按照货物装船的日期,而非根据销售的日期。受这一法令的影响,油籽出口商随即停止了交易活动,因为新的贸易将无利可图,而且贸易商也无法确定对今后是否还将提高出口关税。一周后,政府又宣布撤消了这一追溯政策。但随后银行系统停业一周造成了出口销售停滞,因为出口商在不知道汇率的情况下无法对商品定价。另一个销售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收获进程缓慢(播种较晚以及收割期间多雨)。截止到5月初,葵花子作物收获了93%,大豆收获了不到1/2,但是由于收割机械的燃料价格高而且供应短缺,加剧了收割延迟。到目前为止,大豆单产情况良好,但是收割的损失要比正常高。美国农业部将对阿根廷大豆出口的预测值从800万吨调低到了770万吨。
尽管如此,阿根廷的出口也在继续进行,以前签约的大豆仍正在继续运到港口。为了促进油菜籽的交货,出口商现在向生产者提供有利建议,可以先在目前交货,而价格可以到8月份再定(储藏费用不计折扣)。新豆的出口登记量也在提高,但比去年同期降低35%。预计阿根廷豆粕和豆油的销售将分别达到1550万吨和350万吨,接近正常水平。
巴西大豆出口形势也很严峻,2001/10至2002/3大豆出口比上年落后9%,主要原因是中国突然停止了大豆进口。本月巴西2001/02年度大豆预计出口量调减到1710万吨。巴西大豆压榨受到的影响较小。由于国内牲畜量增加,豆粕的消费不断增加。
随着中国再度出现在大豆买方市场上,阿根廷和巴西的出口前景十分看好,但是早期出口受到的干扰已经导致两国的销售减少。本月预计中国2001/02年度大豆进口量将降低到1100万吨。
美国农业部预计印度尼西亚2001/02年棕榈油的产量将增加70万吨,,达到880万吨;同时修正了印尼2000/01年度棕榈油产量为790万吨。马来西亚棕榈油在前期出口旺盛后,将面临季节性供应紧张,产量的反弹将在6个月之后(10/2001-4/2002间将减少6%)。这对印尼的棕榈油出口是一个利好消息,预计该国出口将增加到520万吨。
由于中国国内大豆供应偏紧,缩减压榨量,国内的植物油产量将降低。因此,今后对棕榈油的需求仍将增强。预计中国2001/02年度棕榈油的进口将全部完成配额240万吨的数量,豆油进口量预计为15万吨。
预计印度2001/02年度豆油进口量将增加至155万吨,棕榈油进口量将减少至360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晓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