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
○翻译:李磊工作室
美国大豆供应预期降低,导致2002/03年度需求放慢
美国农业部预测2002年美国全国大豆单产平均值略有提高,从2001年的每英亩39.6蒲式耳提高到了每英亩39.7蒲式耳。按照这一单产,加上预测的收获面积7170万英亩,美国大豆产量将会达到28.50亿蒲式耳。2002/03年度美国大豆的出口预计达到9.75亿蒲式耳,低于对当前年度的出口预估值10.20亿蒲式耳。美国大豆的农场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4.00到4.90美元,相比之下,当前年度的大豆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4.25美元。
美国农业部将2001/02年度阿根廷大豆出口预测值从800万吨调低到了770万吨。今年巴西大豆出口开端十分迟缓,原因在于中国突然停止进口大豆,因此巴西2001/02年度的大豆进口预测值调低到了1710万吨。此外中国2001/02年度大豆进口预测值也做了下调,从1200万吨调低到1100万吨。
【国内展望】
★ 美国大豆产量预期减少,将导致2002/03年度大豆出口减少
由于美国大豆播种意向面积减少到了7300万英亩,因此美国2002年的大豆产量可能降低。截止到5月5日,美国大豆才完成6%,播种进度还不算是特别迟缓。但是由于大湖区和俄亥俄河谷地区多雨 ,玉米播种也出现延迟。如果不考虑玉米和大豆的相对价格以及贷款率的因素,如果播种天气不能转为更干燥的话,那么农民可能要把原来打算播种玉米的面积转播大豆。对于毗邻密苏里河以及东南部的地区而言,则需要出现更多的降雨,以便改善土壤墒情。
即便是在假设今年天气状况正常的情况下,美国大豆的趋势单产的增长幅度也将十分温和,这是由于播种面积的地点出现变化。美国农业部预测2002年全国大豆单产平均值将从2001年的每英亩39.6蒲式耳提高到39.7蒲式耳。在大豆单产最高的诸州(伊利诺伊、衣阿华、印第安纳、俄亥俄、内布拉斯加和明尼苏达),播种意向面积合计减少了90万英亩,而那些趋势单产低于平均值的州(特别是北达科塔州)的播种面积将会提高。如果按照预测单产以及7170万英亩的收获面积计算,美国大豆产量总计将达到28.50万蒲式耳。这将比去年创记录的产量减少4100万蒲式耳。
2002/03年度美国大豆的出口预期为9.75亿蒲式耳,低于对当前年度的预测值10.20亿蒲式耳。除了国内供应减少,几个国家的进口需求降低,很可能削弱美国大豆出口。2002/02年度海外油籽产量预期提高4%,达到2.434亿吨,因此抵消了美国油籽产量从8990万吨减少到8760万吨的减幅。美国贸易潜力可能受到限制,这是由于加拿大和欧盟的油籽单产均较去年低于平均值的单产恢复性增长。阿根廷经济危机阴影不散,有利于2002年的油籽播种面积相对饲粮增加。阿根廷和巴西的贸易现状也对美国出口构成阴影。两国的汇率都相对美元疲软,而且今年秋季的大豆结转库存应当比上年高出230万吨。
尽管下一年度的国内大豆压榨提高2000万蒲式耳,达到17.10亿蒲式耳,但是这一增幅相对前两年来说十分温和。由于大豆产品的出口前景变差,这将导致大豆加工趋缓。基于以上的供需预测,本年度的期末库存应当为2.55亿蒲式耳,仅仅略低于2001/02年度预期的结转库存。2002/03年度供需平衡表将有利于大豆温和走高。美国大豆年度农场价格平均为4.00-4.90美元,相比之下,当前年度的平均价格为4.25美元。随着大豆市场价格上扬,而贷款率调低(每蒲式耳为5美元),这将导致从市场贷款中获得的潜在收益降低。
牲畜数量扩张缓慢很可能导致今年美国豆粕消费增长趋缓。截止到3月1日,美国生猪库存较去年同期提高2%,今年春夏的产猪意向值仅仅提高1%。美狮会展望也趋于黯淡,原因在于当前的猪肉库存大量积压,导致生猪和禽肉的屠宰价格受到压力。替代性蛋白美狮会(包括菜籽粕和蒸馏厂谷物)用量加大,可能限制豆粕的国内需求。美国农业部预期2002/03年度国内豆粕的消耗量为3310万短吨,这将比上年提高1.5%。出口市场方面,美国豆粕在下年度面临国外激烈的竞争。2002/03年度美国的豆粕装船量预计将比2001/02年度的775万吨减少到765万吨。国内豆粕的价格(每吨预计为145到175美元)预期不会和当前的价格水准相差太远。
和大豆及豆粕一样,由于豆油进口增长温和,而出口竞争强劲,因此2002/03年度美国豆油出口将会适度降低,为20.50亿蒲式耳。对于国内豆油生产商来说,亮点可能来自国内需求持续的增长。美国农业部预计豆油的国内消耗量将从今年的169.75亿磅提高到2002/03年度的175亿磅。由于结转库存依然庞大,因此将足以支持较高的用量水平,而不仅仅限制于食用的用途。
从明年开始,生物燃料将消费相当数量的豆油。在4月份,明尼苏达通过法律,强制性要求2005年6月份前,所有该州出售的的柴油燃料必须含有2%的生物燃料。如果全面实施,分析人士估计明尼苏达一个州就每年需要1.20亿磅的豆油制造生物燃料。虽然其他脂肪和可回收油也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但是最初来说豆油可能是主要的原材料。其他州也正在考虑通过类似立法。如果该州具备了充足的生物燃料的生产能力,而且联邦政府建立一项税收信贷后,明尼苏达法律的实施将会加快。近期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能源法案将会要求可再生性燃料的最低百分比,为使用的每个百分点的生物燃料提供每加仑1美分的税收信贷,同时要求联邦船队扩大用量。
美国国内豆油用量前景看好,预期将导致年末库存减少到23.50亿磅。2002/03年度豆油价格很可能走强,预测区间将位于每磅15-18美分,高于2001/02年度的平均15.1美分。
★压榨预期提高,导致2001/02年度大豆结转库存降低
本月将2001/02年度美国国内大豆压榨预期值调高500万蒲式耳,为16.90亿蒲式耳。这一增幅是基于豆粕国内的消费量高于预期,达到3260万短吨。豆油的产量提高,因此期末库存较高,达到25.65亿磅。
【国际市场展望】
★ 阿根廷局势动荡,波及世界油籽进口市场
4月中旬,阿根廷政府下令将当前对粮食征收的出口税追溯到3月4日,因此是按照货物装船的日期征收出口税,而非根据销售的日期。油籽出口商获悉这一公告后,停止了交易活动,因为这么一来,进行新的贸易就会无利可图,而且由于政府今后还可能再度提高出口税,因此进行新贸易很难判断是否还会获利。在看到贸易陷入僵局后,政府在一周后撤消了这一追溯政策。随后银行系统停业一周,也导致出口销售停滞,因为出口商无法在不知道汇率的情况下对商品定价。连续 几天,农业团体举行活动,停止了粮食销售,以抗议有关传言中政府还将进一步提出口税。但是农业销售活动冷冷清清的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收获进程放慢,原因在于播种较晚以及收割期间多雨。截止到5月初,阿根廷的葵花子作物收获了93%。
由于运行收割机械的燃料价格高而且供应短缺,也加剧收割延迟。迄今为止,大豆单产十分良好,但是收割的损失要比正常高。
美国农业部将对阿根廷大豆出口的预测值从800万吨调低到了770万吨。不过,尽管面临以上种种问题,先前签约的销售量正在继续运到港口,阿根廷的出口也在继续进行。为了鼓励油籽的交货,出口商现在向生产者提供一个机会,可以先在目前交货,而价格可以到8月份再定(储藏费用不计折扣)。新豆的出口登记量也在提高,不过依然要比去年同期落后35%。豆粕和豆油的销售进度更接近正常水平,目前也已经恢复,本月预计阿根廷豆粕和豆油的销售将分别达到1550万吨和350万吨。
今年巴西大豆出口也开端不利,10月至3月份的大豆出口较上年落后9%,原因在于中国突然停止了大豆进口。本月将2001/02年度大豆出口值调低到了1710万吨。相比之下,巴西大豆压榨受到的影响较小。国内豆粕的消费主要受到牲畜产量快速扩张的支持。
近期中国再度成为大豆买家,因此阿根廷和巴西的出口前景也开始看好,但是早期出口受到的干扰已经导致两国的销售减少。中国目前港口和榨油厂的进口大豆库存十分紧张,国内价格出现反弹。许多出口商已经收到了临时的安全证书(12月20日前有效),这使得目前驶往中国的大豆船货数量激增。但是,这些货船能够在多长的时间内卸货依然是个问题。进口商需要获得检疫许可,7月1日后,还需要向卫生部申请,以便将船货列入获得核准的食品名单。最早的大豆货船应当是在6月份到达,检疫措施可能导致大豆卸货的过程复杂化并出现延迟。本月将中国2001/02年度大豆进口预测值调低,从1200万吨降低到1100万吨。
★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提高,抵消了马来西亚供应的减少
美国农业部预测2001/02年度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提高70万吨,为880万吨,同时将2000/01年度产量提高到790万吨。马来西亚方面,在连续两个月出口强劲后,供应开始趋紧,因为产量在2月份降低到了季节性的低谷。虽然马来西亚的产量将在今后6个月内反弹(10月-4月份期间降低6%),但是目前这对印度尼西亚的需求构成支持。因此,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出口预期提高,达到520万吨。
但是这两个主要的棕榈油出口国都从阿根廷近期大豆和豆油出口停顿中获益。自2月份以来,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价格上涨了5%,4月份达到每吨317美元。
随着中国大豆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