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报告 » 正文

4月全球油类作物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2001年4月11日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中心发布了最新油类作物展望报告。 
重点: 

--基于较高的粮食生产成本,2001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 

--美国陈豆库存减少,但价格仍保持低迷 

--中国大豆消费需求坚挺消化了世界大豆供应量的加大 

--棕油价格坚挺 

基于较高的粮食生产成本,2001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 

根据美国农业部种植意向报告,今年美国农民将种植7670万英亩大豆。如果真是这样,大豆种植面积将比去年增长220万英亩,并将等同于玉米种植面积,成为美国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预计美国13个大豆主产州,除阿肯色和密苏里州外,大豆种植面积均将创历史纪录。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 

目前新季玉米期价高于保护价,而大豆期价低于每蒲式耳5.26美元的保护价。尽管从历史角度看,大豆/玉米的价格比1.9对于玉米来说有利,但是预计大豆贷款补贴差额支付价格将达到每蒲式耳至少1美元,从而使大豆/玉米价格比实际上增长到了2.5。 

然而,今年种植转换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玉米和大豆相对生产成本。玉米施肥成本今年春季上涨到每英亩10至15美元,这就要求玉米价格走高才能使其保持同大豆盈亏平衡的水平。氮肥是保证玉米最优产量的关键肥料,氨肥也是广泛使用的肥料。美国天然气、生产氨肥的原料供应紧张使化肥价格比去年价格翻了一番。而相反,大豆能靠空气达到其自身生长所需的氮,因此大豆生产所而的氮肥投入很少。 

许多农民去年秋天推迟购买氮肥以期今年春天价格会下跌,但目前价格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一些农民为了不影响玉米产量,可能仍会购买玉米生长所需的化肥。在由玉米转种大豆上存在一些限制因素。那些已经采用一半玉米一半大豆轮作的农民不愿意连续第二年继续种植大豆,因为这将使产量减少10%。(但是那些后采用大豆轮作地区,如北部大平原,农民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由于过去几年干旱造成高质量大豆种籽数量供应紧张,大豆种植成本也有所提高。 

实际上,一些人预测大豆种植面积最终可能会比3月预测的面积还要大。去年由于天气干燥,粮食和大豆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但今年春天大多数地区土壤表层湿度为接近至高于正常的水平。而受去年干旱影响的地区也因冬季充足的雨雪而重新补充了土壤湿度。由于预测大豆种植面积将创纪录以及土壤湿度适宜,上月大豆价格走低。如果目前潮湿的天气持续下去,则玉米种植会推迟,从而使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中部大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情况较差可能会导致农民放弃冬小麦面重新种植春季作物,其中包括油类作物。农民目前仅种植了一小部分粮食作物,大豆种植要在2至3周后。 

美国其它油籽种植面积将保持在接近或高于去年的水平。油菜籽种植面积将增长21%,达到190万英亩。棉籽产量预计将加大。预计花生种植面积将减少5%,达到147万英亩,产量也将加大。预计2001年美国葵花籽种植面积将下降2%,达到270万英亩。 

陈豆库存减少,但豆价仍保持低迷 

近期粮食库存报告确认2000/01年度上半年度大豆消费量创历史纪录,截止3月1日大豆库存减少至14.05亿蒲式耳。虽然美国农业部预测下半年度大豆需求进度将低于过去年创纪录的进度,但本月大豆需求量仍比去年增长了3000万蒲式耳。 

由于2至3月份装船量创纪录,本月预测2000/01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比上月预测增长了1500万蒲式耳,达到9.9亿蒲式耳。截止3月29日,美国大豆出口量达到7.95亿蒲式耳,比去年同期增长6200万蒲式耳。其中中国的大量购买是今年美国大豆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截止目前,美国已向中国出口装船32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320万吨。去年4月至8月期间,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数量为200万吨。然而,美国每周出口装船数量受巴西供应加大影响而减少。3月份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销售有所放慢,预计美国大豆装船数量在夏季前会减少。 

本月预测2000/01年度美国大豆年终库存减少了3亿蒲式耳,达到3.3亿蒲式耳。尽管结转库存比预期小,但预计今年和南美大豆将丰产对陈豆和新豆期价均构成了压力。本月预测农场平均价格下跌到每蒲式耳4.45至4.55美元。同样,粕价也跌到每短吨156美元,这是自1999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受口蹄疫影响对欧洲未来美狮会需求的不确定也对粕价形成压力。 

尽管本年度大豆压榨进度较快,但由于出油率低导致00/01年度豆油减产。目前预测豆油产量由99/00年度的178.24亿磅减少到178亿磅。豆油产量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使豆油年终库存减少至21.2亿磅。压榨进度的季节性疲软、大豆库存数量低于预期以及马来西亚棕油价格走强将对豆油价格形成支持。本月预测豆油价格上涨至每磅13.25至14.75美分。 

中国消费需求强劲消化了全球大豆供应量的加大 

中国2月份大量由美国进口大豆,10至2月份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0万吨。因此本月预测00/01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由上月预测的930万吨增长至1020万吨,超过上一年度所创的1010万吨的纪录,但预测同时也显示了未来6个月中国进口大豆的进度将有所缓和。 

由于中国国内大豆压榨量大,其豆类产品进口量很少。10至2月中国豆粕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0%以上。预计整个年度豆粕进口量将减少至225000吨,上一年度为633000吨。截止目前,中国豆油进口比去年同期减少30万吨。预计00/01年度中国豆油进口量将比去年减少30万吨,至556000吨。 

中国大豆需求的强劲跟上了今年世界大豆供应量加大的步伐。本月预计阿根廷大豆比上月预测增长了100万吨,达到2600万吨。其大豆出口量比3月预测增长了4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550万吨。虽然阿根廷大豆供应量大,但其大豆压榨商仍需大力增加豆粕豆油的出口。尽管预测00/01年度其豆粕出口将达到1435万吨,比去年增长了60万吨,但此数字比上月预测减少了20万吨。 

截止4月上旬,巴西大豆收割已达到近60%,而阿根廷仅完成10%。另外,巴西货币贬值(过去6个月贬值幅度达15%)使其出口比阿根廷具有竞争力。由于预期汇率仍将走低,巴西农民仍处于囤豆待售状态。预计00/01年度巴西大豆压榨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225万吨。来自欧洲的相对较强的需求也使巴西豆粕出口量增至1025万吨,豆油出口增长至125万吨。 

虽然阿根廷3月份的降雨有利于大豆生长,但对于葵花籽来说已为时过晚。2月下旬的干燥天气使作物亩产减少,而更多的降雨又造成了进一步的危害,收割进度也受阻。预计葵花籽收割面积减少了20万公顷,产量由400万吨减少至350万吨,低于去年的610万吨,葵花籽油出口量减少至80万吨。 

棕油价格坚挺 

预计00/01年度马来西亚棕油产量将由1170万吨增长至1190万吨。但棕油库存可能已于2月份达到高点150万吨。目前正在出现产量的季节性减少趋势。交易商们还对政府补贴重新种植20万公顷旧棕树及在电力厂燃烧60万吨棕油的计划感到乐观。这些措施意在通过减少年供应量100万吨以上以支持短期价格走势。3月份马来西亚粗炼棕油价格由2月的每吨193美元上涨至230美元,尽管仍低于去年同期的319美元。印尼也表示将合作支持这一计划,并于近期宣布将计划提高粗炼棕油的出口关税以帮助发展其国内精炼工业。 

马来西亚最大的消费国印度在4月1日提高关税前增加棕油库存量,这有推动了棕油价格的上涨。因此,00/01年度过印度棕油进口量预计将增长20万吨,达到400万吨。印度将粗炼棕油和粗炼葵花籽油的关税提高至75%。但是较低的阿根廷葵花籽油供应使印度进口甚至更不具有价格竞争力。美国农业部减少了对00/01年度印度葵花籽油的进口预测,由上月预测的30万吨减少至25万吨,99/00年度为57万吨。而形成对比的是,印度对毛豆油实行45%的优惠关税,其国内豆油产量负增长以及寻找其它替代油类,预测印度00/01年度豆油进口量将由上一年度的79万吨增长至100万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美狮会》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