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16日
全球油籽产量预测下降;美国产量有望上升
据美国农业部最近的供需报告,2002/2003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计为3.191亿吨,比上个月的预测低90万吨。国外产量预计将下降140万吨,降至2.365亿吨。阿根廷由于收获率有望提高,大豆产量预计会上升100万吨。由于产量下降的是那些含油量高的油籽,这将使全球植物油的供需形势进一步趋于紧张。
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的油籽产量将达到8250万吨,略高于上个月的预测,而2002/2003年度的收获面积将达到2.91亿公顷,比去年低2%。由于产量的增长将超过使用量的上升,2002/2003年度美国油籽的期末库存量预计将达到540万吨,比上个月的预测高10万吨。由于收获率的上升足以抵消种植面积下降对产量的影响,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7230万吨,比上个月多76.2万吨。
美国农业部预计,由于供货量的增加,美国大豆出口量有望上升81.6万吨,达到2310万吨。由于国内豆粕用量预计会下降,而南美洲压榨量又有所上升,本月美国的大豆压榨量略有下降。大豆的期末库存量预计将上升13.6万吨,达到435万吨,但仍是1996/1997年度以来的最低点。美国农业部还下调了2002/2003年度豆油的期末库存量预测,这主要是因为期初库存量偏低。美国农业部将2001/2002年度豆油出口量预测上调的同时却下调了豆油的期末库存预测。
阿根廷大豆产量有望达到3150万吨
据来自美国农业部的信息,阿根廷2002/2003年度的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3150万吨,比上个月的预测上升了150万吨,比2001/2002年度的产量高20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阿根廷2002/2003年度的种植面积不会增加。
收获率可能会提高到接近去年每公顷2.6吨的水平。玉米虽因占用了一些豆田而可能在面积上有所增长,但由于油籽类作物(特别是大豆)的总种植面积在上升,大豆的种植面积保持不变。目前,从产量的增长情况来看,预计2002/2003年度的出口量将达到880万吨,同期的压榨量预计将达到2180万吨。
印度的大豆产量将达到540万吨
美国农业部预计,由于印度大豆主产区马哈拉施特拉邦和中央邦的季风状况有所改善,印度2002年度的大豆产量预计将上升到540万吨。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到来的及时雨解决了6月中至7月中因长期干旱造成的各种缺水问题,从而为作物的健康成长及结荚创造了条件。美国农业专员在中央邦现场考察时所看到的作物状况(大部分作物正处在结荚阶段)表明,那里的收获率将高于上一年度。
但是据美国农业部估算,中央邦的种植面积已下降到380万公顷,因此,尽管收获率可能上升,但产量仍会下降到370万吨。经历了及时、持续降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由于土壤含水量增加,再加上种植面积有望超过预测,达到120万公顷,预计这一地区2002年度的大豆产量将上升到130万吨,远高去年的90万吨。由于季风雨姗姗来迟,拉贾斯坦邦(第三大大豆生产邦)预计只完成了一半的大豆种植(34万公顷),而往年同期则已播种了大约65-70万公顷。种植面积的下降及种植进度的推后预计将使拉贾斯坦邦的大豆产量下降(57%)至24万吨,而去年的产量则是56万吨。
美国农业部说,种植进度的推后会使大约三分之一的豆田遭受收获率的减损,此外,由于需要采取摧熟手段,大豆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预计马哈拉施特拉邦大豆产量的增长可能会超过拉贾斯坦邦、中央邦等其它主产邦产量的下降。
巴西9月份的大豆出口额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据巴西外贸部的报告,在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内,巴西大豆类产品的日平均出口额达到了3776.5万美元,与2001年整个9月份2744.7万美元的日平均出口额相比高了37.6%,与8月份2714.6万美元的日平均出口额相比高了39.1%。2002年9月份第一个星期的日平均出口额远远高于此前一星期的1930.1万美元。
由于市场对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做出反应,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下跌
由于市场在过去的一周里指望期价能在止跌回稳后大幅上升,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在9月12日的交易中以跌势收盘。美国农业部上周公布的供需数字总体上呈持中基调,这也给价格造成了压力。美国农业部虽上调了2002-2003年度美国大豆产量的预测,但幅度却小于大部分人的预计,此外,农业部没有像人们预计的那样下调期末库存或上调需求数字。老茬大豆的延期库存保持不变,新茬大豆的期末库存上调至435万吨。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还预计,随着美国、阿根廷大豆产量的增加以及巴西出口量的减少,本销售年度全球的期末库存量将上升245万吨。在国内方面,美国大豆不断推进的收获进程构成了另一个消极因素。尽管今年到目前为止,南方的收获率还存在许多导致变化的因素,但就大部分地区而言,情况还是好于预计。在需求方面,出口销售平淡无奇,但中国方面对美国供货的大量需求却得到了证实。豆粕期货收盘价也大幅下跌。尽管由于产量的下降,美国农业部将老茬豆粕的延期库存量预测下调了5万吨,降至22.5万吨,但美国农业部报告中关于豆粕的数字还是被认为缺乏鲜明基调。新茬豆粕的延期库存量保持不变。由于出口量低于预计,需求方面的消息也没有起到支持作用。豆油期货随大豆及豆粕的走势以大幅下跌之势收盘,但豆油在差价交易中超过了豆粕。对于美国农业部认为2002-2003年度豆油期末库存将下降的预测,业界认为这一个利好消息,但也有人认为库存的下调幅度与人们的预测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全球植物油价格的下跌及南美洲价格增幅的减小也给市场造成了压力。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下跌$4.96为$212.38,11月份下跌$3.86为$212.47,1月份下跌$4.04为$213.30;9月份豆粕期货价格下跌$6.83为$205.36,10月份下跌$4.41为$204.48,12月份下跌$4.63为$203.82;9月份豆油期货价格下跌$5.95为$448.86,10月份下跌$5.51为$449.30,12月份下跌$5.07为$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