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报告 » 正文

美国大豆协会周报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2001年10月15日)
    全球油籽产量将创纪录
    美国农业部说,全球2001/2002年度的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3.213亿吨的纪录水平,其中美国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9030万吨,比去年高540万吨。国外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2.31亿吨。巴西的产量预计将达到4150万吨,比去年重新评估后的产量高310万吨。由于阿根廷的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增加,其产量预计将达到2700万吨,比上个月的预计多100万吨。阿根廷老茬大豆的产量及种植面积也被上调。
    由于南美洲出口量增长的势头足以抵消美国出口前景的下滑,本月全球2001/2002年度的油籽交易量也出现上升。本月全球油籽压榨量也有所上升,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欧盟对豆粕的消费量呈上升势头。其它方面的重大变化包括:东欧、中东各国及日本对豆粕的消费量及进口量均呈上升势头。由于欧盟和加拿大油菜籽的供应出现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全球豆油消费量有所上升。
    由于产量上升、期初库存量增加以及出口前景下滑,美国2001/2002年度末期的油籽库存预计为1060万吨,比上个月的预计多260万吨。由于收获率有望提高,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29.07亿蒲式耳,比上个月的预计多7300万蒲式耳。油菜籽、棉籽及花生产量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被葵花籽产量的下降抵消。
    由于南美洲的供货量大大增加,本月美国大豆的出口量可能会下降1000万蒲式耳。由于国内豆粕使用量的上升势头抵消了豆粕出口量的下降,大豆压榨量没有发生变化。美国2001/2002年度的豆油期末库存比上个月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期初库存有望增加而出口量可能会减少。由于南美洲大豆及豆油出口量的增加势头压过了国外需求的增长,本月美国豆油的出口量减少了1亿磅,降至24.5亿磅。
    与中国的贸易谈判继续进行
    美国农业部特别贸易顾问说,关于中国对转基因大豆的检测规定,在分歧得以解决之前,美国和中国将不得不择日举行会谈。在两国首脑即将于10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进行会晤之前,贸易代表戴卫·海格伍德目前正在北京与中国贸易及农业官员会谈。
    有关行业的官员说,自从北京6月份开始执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规定以来,中国实际上已停止了对美国大豆的订购。一些通讯社报道说,制定新的检测程序是因为需要对含转基因物质的产品进行加标。但是美国仍然认为这些检测从科学意义上讲不够合理。"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不是一项不公平的贸易限制措施",海格伍德说。正当中国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出现这样的争端实在有些棘手。
    自今夏以来,中国拟定的生物技术规则就一直是美国政府关注的对象。美国驻中国大使克拉克·兰特在8月1日给中国副总理温家保的一份信中详细引述了朱容基总理于7月28日向美国国务卿克林·鲍威尔摆明的一个立场,即条例的颁布不会干涉贸易。兰特在信中要求暂缓公布实施该条例以便美国方面能够了解条例的有关内容。信中还要求中国在执行条例之前就宽限期一事发布公告。美国农业部长安·维纳曼也致函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对于这些检疫措施,中国官方的解释是,中国的执法机构早已有所关注,现在只是认真执行而已。如果此次贸易争端迟迟不能解决的话,布什总统可能会在10月20-21日与中国领导人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会面时向他们提出不满。
    一条相关的消息称,贸易商们说,在收获期,中国农民正在发运存货,这一举动压低了大豆价格。据说新茬大豆不仅质量好,而且收成也将与去年差不多,能达到1500-1550万吨。"对国外大豆的需求远远低于我们原先的想象",上海的一位贸易商说。这位贸易商还说,在12月份装运期之前,中国大豆供应将处在一种相当饱和的状态。贸易商们说,尽管沿海地区的压榨企业还要继续进口大豆,贸易商也不愿向他们出口,因为目前的利润不理想。
    交易商们暗示说,由于国内大豆供货量充足,这也许意味着对于美国就中国的转基因检测规定所提出的要求,中国政府将不会那么积极地予以满足。
    欧洲对豆粕的需求可能会上升
    由于美元价格下降,再加上欧元(以及欧洲国内货币)走强,在欧洲近几周来用于复合美狮会加工的豆粕的价格开始下跌。在汉堡的市场上(欧洲的一个主要市场),豆粕价格已跌至每吨大约420德国马克。这样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低了很多。目前,根据下跌后的价格来看,预计欧洲的需求在2001/2002年度将增加120万吨。
    由于交易商们在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公布前开始建立交易部位,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呈有升有降态势
    由于交易商们在美国农业部公布作物报告前开始建立交易部位,10月11日交易结束时,大豆类产品的收市价有升有降。在此次变化不定的交易结束时,大豆期货的价格普遍下跌。由于新消息的缺乏使价格的上扬或下跌均失去了动力,市场上始终没有呈现出一种持久的趋势。作物报告公布前交易部位的建立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另外,中国的需求情况所引起的关注也带来了一些压力。引导豆粕期价走势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有关的需求意向,二是美国农业部有可能对豆粕的损益表进行支持性调整。由于技术力量不足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突然下跌,豆油期货的收市价中幅下跌,未能维持住近来的上升势头。11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下跌$0.18为$164.52,1月份下跌$0.46为$167.00,3月份下跌$0.92为$168.56;10月份豆粕期货价格不变,仍为$179.12,12月份上升$0.33为$180.89,1月份上升$0.44为$179.34;11月份豆油期货价格下跌$1.98为$335.76,12月份下跌$1.32为$340.17,1月份下跌$1.32为$344.58。
    全球油籽产量将创纪录
    美国农业部说,全球2001/2002年度的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3.213亿吨的纪录水平,其中美国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9030万吨,比去年高540万吨。国外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2.31亿吨。巴西的产量预计将达到4150万吨,比去年重新评估后的产量高310万吨。由于阿根廷的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增加,其产量预计将达到2700万吨,比上个月的预计多100万吨。阿根廷老茬大豆的产量及种植面积也被上调。
    由于南美洲出口量增长的势头足以抵消美国出口前景的下滑,本月全球2001/2002年度的油籽交易量也出现上升。本月全球油籽压榨量也有所上升,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欧盟对豆粕的消费量呈上升势头。其它方面的重大变化包括:东欧、中东各国及日本对豆粕的消费量及进口量均呈上升势头。由于欧盟和加拿大油菜籽的供应出现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全球豆油消费量有所上升。
    由于产量上升、期初库存量增加以及出口前景下滑,美国2001/2002年度末期的油籽库存预计为1060万吨,比上个月的预计多260万吨。由于收获率有望提高,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29.07亿蒲式耳,比上个月的预计多7300万蒲式耳。油菜籽、棉籽及花生产量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被葵花籽产量的下降抵消。
    由于南美洲的供货量大大增加,本月美国大豆的出口量可能会下降1000万蒲式耳。由于国内豆粕使用量的上升势头抵消了豆粕出口量的下降,大豆压榨量没有发生变化。美国2001/2002年度的豆油期末库存比上个月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期初库存有望增加而出口量可能会减少。由于南美洲大豆及豆油出口量的增加势头压过了国外需求的增长,本月美国豆油的出口量减少了1亿磅,降至24.5亿磅。
    与中国的贸易谈判继续进行
    美国农业部特别贸易顾问说,关于中国对转基因大豆的检测规定,在分歧得以解决之前,美国和中国将不得不择日举行会谈。在两国首脑即将于10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进行会晤之前,贸易代表戴卫·海格伍德目前正在北京与中国贸易及农业官员会谈。
    有关行业的官员说,自从北京6月份开始执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规定以来,中国实际上已停止了对美国大豆的订购。一些通讯社报道说,制定新的检测程序是因为需要对含转基因物质的产品进行加标。但是美国仍然认为这些检测从科学意义上讲不够合理。"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不是一项不公平的贸易限制措施",海格伍德说。正当中国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出现这样的争端实在有些棘手。
    自今夏以来,中国拟定的生物技术规则就一直是美国政府关注的对象。美国驻中国大使克拉克·兰特在8月1日给中国副总理温家保的一份信中详细引述了朱容基总理于7月28日向美国国务卿克林·鲍威尔摆明的一个立场,即条例的颁布不会干涉贸易。兰特在信中要求暂缓公布实施该条例以便美国方面能够了解条例的有关内容。信中还要求中国在执行条例之前就宽限期一事发布公告。美国农业部长安·维纳曼也致函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对于这些检疫措施,中国官方的解释是,中国的执法机构早已有所关注,现在只是认真执行而已。如果此次贸易争端迟迟不能解决的话,布什总统可能会在10月20-21日与中国领导人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会面时向他们提出不满。
    一条相关的消息称,贸易商们说,在收获期,中国农民正在发运存货,这一举动压低了大豆价格。据说新茬大豆不仅质量好,而且收成也将与去年差不多,能达到1500-1550万吨。"对国外大豆的需求远远低于我们原先的想象",上海的一位贸易商说。这位贸易商还说,在12月份装运期之前,中国大豆供应将处在一种相当饱和的状态。贸易商们说,尽管沿海地区的压榨企业还要继续进口大豆,贸易商也不愿向他们出口,因为目前的利润不理想。
    交易商们暗示说,由于国内大豆供货量充足,这也许意味着对于美国就中国的转基因检测规定所提出的要求,中国政府将不会那么积极地予以满足。
    欧洲对豆粕的需求可能会上升
    由于美元价格下降,再加上欧元(以及欧洲国内货币)走强,在欧洲近几周来用于复合美狮会加工的豆粕的价格开始下跌。在汉堡的市场上(欧洲的一个主要市场),豆粕价格已跌至每吨大约420德国马克。这样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低了很多。目前,根据下跌后的价格来看,预计欧洲的需求在2001/2002年度将增加120万吨。
    由于交易商们在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公布前开始建立交易部位,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呈有升有降态势
    由于交易商们在美国农业部公布作物报告前开始建立交易部位,10月11日交易结束时,大豆类产品的收市价有升有降。在此次变化不定的交易结束时,大豆期货的价格普遍下跌。由于新消息的缺乏使价格的上扬或下跌均失去了动力,市场上始终没有呈现出一种持久的趋势。作物报告公布前交易部位的建立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另外,中国的需求情况所引起的关注也带来了一些压力。引导豆粕期价走势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有关的需求意向,二是美国农业部有可能对豆粕的损益表进行支持性调整。由于技术力量不足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突然下跌,豆油期货的收市价中幅下跌,未能维持住近来的上升势头。11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下跌$0.18为$164.52,1月份下跌$0.46为$167.00,3月份下跌$0.92为$168.56;10月份豆粕期货价格不变,仍为$179.12,12月份上升$0.33为$180.89,1月份上升$0.44为$179.34;11月份豆油期货价格下跌$1.98为$335.76,12月份下跌$1.32为$340.17,1月份下跌$1.32为$344.5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美狮会》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