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1日
转期库存可能会达到三年来的最低点
由于美国农业部在1月11日的年度产量调查报告中预计产量会下降,星火联合公司(SCI)根据这一点将其对本收成年度大豆转期库存量的预计下调至2.7亿蒲式耳。目前预计产量为27.1亿蒲式耳,比11月份的官方预计少6700万蒲式耳。产量之所以下降,一是因为全国收获率平均每英亩下降了0.8蒲式耳,二是因为
收获面积下调了200,000英亩。如果美国农业部对此预计予以确认,那么产量将会低于1998年的纪录产量,大豆供货量将与去年基本持平。
星火联合公司预计的大豆使用量为27.28亿蒲式耳,这表明和去年相比没有什么增长。就本年度而言,由于南美洲收成的增加在本季度下半季度削弱了市场对美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势头,预计美国出口量和压榨量总的增幅也不过600万蒲式耳而已。
期末存货更加紧俏的评估以及玉米市场进一步看好的预计一开始会被视为支持大豆和豆粕行情的因素。但是,南美洲供货量潜在的激增以及预计中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的新增将会导致大豆价格在第一季度结束前大幅下跌。
11月份的压榨量低于上个月
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大豆压榨量比10月份低了3.6%,但却比去年的水平高出1%。同时,与10月份相比,豆粕库存量上升了12.3%,豆油库存量上升了1%。
目前的累计压榨进度比去年快1%。据美国农业部目前的预计,大豆压榨量已达16.05亿蒲式耳,比去年的进度快了1.6%。换句话说,压榨进度必须略微加快一点才能与美国农业部目前的预计相符。
中国仍将购买大豆
中国仍然具有对大豆的强大需求,这将为进入新一年的大豆期货交易提供支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1月份可能会再次发放一些棕榈油进口的配额,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将面临棕榈油的竞争。
中国之所以购买大豆,其中一个因素在于国内运输问题,这和大豆的缺乏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将国内的供货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不如直接将大豆进口到这些地方来得合算。分析人士说,当国内运输问题解决以后,中国对美国大豆和豆粕的兴趣就会减退。
中国的转基因政策尚不确定
中国在转基因问题上的立场仍未最后确定,仍使人捉摸不定。中国各政府团体及非政府团体已就转基因问题提出了与其它国家类似的质疑。但是,美国驻中国农业专员说,中国领导人很难抛开转基因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一事实。"尽管安全检测程序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中国最终还是颁布了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规定,"该专员说。
转基因技术已在中国的棉花及烟草种植领域广泛使用,所以诸如大豆之类的转基因作物可能也会获准使用。"如果目前的各种研究能得出某种结论的话,那么转基因技术在中国美狮会及食品生产领域的广泛使用也许会很快成为可能,"他补充说。"中国政府目前仍在处理食品安全、加标及环境等问题。"
该专员仍然告诫要小心,因为转基因技术是否能通过尚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会限制大范围的批量生产并阻碍进口。"确定一个绝对立场的过程现在才刚刚开始,中国要想制定出一项明确且适于长期执行的政策尚需较长一段时间,"他说。
南美洲的土壤湿度仍然保持良好
目前南美洲的种植进度已近尾声,此时那里的土壤湿度似乎足以确保今年的大丰收。天气预报员说,巴西频繁的大雨一直会持续到1月1日。驻巴西的作物观察员说,目前夏季作物长势良好,近期的降雨对于那些过于干旱的地区来说根本算不上是威胁。事实上,巴西的一些地区反而利用这几天解决了干旱问题。
同时,频繁的大雨也使阿根廷的主要产区保持良好的种植条件。但是,阿根廷西南部地区还是没有经历大的降雨。下周阿根廷全境将经历更干燥的天气,预报员说。
正如星火联合公司的预计,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有升有降
12月28日大豆类产品期货交易收盘时价格有升有降。由于价格从早先的上涨中滑落,大豆期货收盘价有所下跌。因玉米供货不足而引起的对大豆的需求以及27.1亿蒲式耳这一星火联合公司公布的低于预计的产量预测在交易开始的时候成为价格上涨的动因。但是,由于后劲不足,在午间收盘价下跌后出现技术性及投机性销售时,
大豆及豆油价格的涨势未能持续整个交易过程。1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下跌$0.37为182.80,3月份下跌0.18为186.75,5月份上升0.55为189.41;1月份豆粕期货价格上升1.32为213.85,3月份上升0.88为208.89,5月份上升0.11,为203.48;1月份豆油期货价格下跌1.76为320.33,3月份下跌1.54为328.26,5月份下跌1.54为337.52。
星火联合公司对收成所作的预测,特别是玉米收成的大幅下跌(从美国农业部上次预计的100.5亿蒲式耳下降到98.4亿蒲式耳)对市场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人们购买豆粕的兴趣。大豆的转期库存虽然被调整到27.1亿蒲式耳,但只要南美洲的作物状况保持良好,单凭这一调整尚不足以为市场提供支持。如果目前的天气状况持续下去,预计大豆价格在本季度末会大幅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