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
美国大豆协会周报
收成报告减轻了人们对旱灾的忧虑
10月12日公布的10月份作物收成及供需报告使人们不再担心今夏玉米地带和大平原许多地区上百华氏度的气温及干燥天气会使产量大幅度下降。但是,高于平均值的气温却使作物很快成熟。到9月底为止,90%的作物已经开始落叶,远远比去年的进度快。
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将超过28亿蒲式耳,比9月份的预测少7700万吨,但比1999/2000年度多6%,所以这一产量仍将达到纪录水平。由于出口量减少、压榨前景不佳、期初库存增加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产量的下降,所以2000/2001年度的期末库存没有发生变化。
据目前预计,美国2000/2001年度的大豆季度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4.60-5.20美元,而1999/2000年度为每蒲式耳4.65美元。豆粕价格预计为每短吨160-185美元,略高于上个月的预计。豆油价格不变,仍为每磅15-18美分。
2000/2001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3.036亿吨的纪录水平,比1999/2000年度多400万吨。由于美国产量的下降与南美洲产量的增加几乎相抵,这一数值比9月份的预计少120万吨。美国油籽产量预计将达到8690万吨的纪录水平,比去年多460万吨。国外产量预计将达到2.167亿吨,比上个月多140万吨,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南美洲大豆产量的增加。世界大豆产量可能会达到1.662亿吨,其中巴西的大豆产量预计会达到3350万吨的纪录水平,比去年多150万吨。阿根廷预计会占用一些玉米和向日葵的耕地来增加其大豆的种植面积,因此其大豆产量预计将达到2260万吨,比去年多110万吨。
由于美国出口量和压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被南美洲在这方面的增加所抵消,因此全球油籽压榨及交易的前景本月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阿根廷大豆压榨量的增加主要得助于原本前景看好的向日葵压榨业出现下滑。其它的重大变化包括欧盟在大豆压榨量、进口量及向日葵粕进口量方面出现下降。
2000-2001年度的需求仍将低迷
2000-2001年度期间对美国大豆的需求预计不会有什么增长,对其需求的预计仅增加了500万蒲式耳。由于南美洲竞争力的略微下降以及除中国以外许多亚洲国家需求量的增长,预计需求可能会从中略微获得一些动力。
由于美元非常坚挺,目前欧洲的豆粕价格也极度高涨,这给美国大豆的需求带来了负面影响。另外,中国的需求预计也将低于原先预期。在2000-2001收成年度的下半年里,由于南美洲的供货量预计会非常大,在大豆出口方面美国将面临来自南美洲比通常更大的竞争。
今年秋季巴西和阿根廷加起来的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达到160万公顷,其中面积的增加大多体现在阿根廷。即使在收获率一般的情况下,产量也能超过400万吨,比以前的纪录还大。由此增加的供货量在导致南美洲在季度初期大量出口。如果2000-2001年度的供货量增加1.08亿蒲式耳(据美国农业部预测),那么2000-2001年度的转出库存预计将增加到3.92亿蒲式耳。
众议院再次批准谷物标准法案及仓库改进法案
众议院于10月10日以口头表决的形式通过了一项由众议员BillBarrett(内布拉斯加州共和党员)提议的立法(H.R.4788),从而再次批准了《美国谷物标准法案》并更新了《美国仓库改进法案》。参议院定于下周对此法案进行辩论。
在其它的项目中,H.R.4788将向"谷物检测、包装者及仓库管理局"(简称GIPSA),特别是"联邦谷物检测局"(简称FGIS)提供授权。上次对FGIS收费的法律授权是在1993年予以廷期的,本法案向GIPSA提供了到2005年9月为止的5年期授权。支付给FGIS的费用包括涉及谷物检测的管理费和监督费以及在对谷物重量进行官方检测、称量或监督时所用设备进行测试的费用。
H.R.4788对《仓库法案》也进行了一些改动,包括:
l_批准并规范电子文件,允许买方跨越州界及国界向卖方传输电子文件。
l_批准仓库经营者与存放者签订分配可用储存空间的合同或协议。
l_维护各州仓库法规的公正性,避免联邦优先购买。
亚洲棕榈油进口量下降
亚洲国家在2000年7月到9月期间进口了大约245万吨棕榈油,比一年前的257万吨下降了5%。这些国家今年上半年棕榈油的进口总量大大高于去年,但其在今年7月至9月这一季度的季节性增幅却不如前两个月大。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在7月至9月这一季度的进口量仅为870,000吨,比去年少300,000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进口出现季节性增长,进口量超过去年的水平。
由于亚洲一些国家在1月至3月这一低产期来临之前需要补充自己的库存,因此亚洲的棕榈油进口量在10月至12月期间可能最终会超过去年的水平。
受收成报告及南美洲产量的影响,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走势不明
10月12日收盘时,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有所下跌,其中大豆期货收盘价以微幅下跌。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0月份收成报告对价格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来自玉米市场的支持却给早期的交易带来了收益。然而,美国农业部对巴西和阿根廷两国收成预测的增加以及收获引起的压力和技术性销售却又使前景暗淡下来。11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下跌$1.38为$174.26,1月份下跌$1.29为$178.39,3月份下跌$1.19为$181.88;10月份豆粕期货价格下跌$0.66为$184.53,12月份下跌$1.32为$182.10,1月份下跌$1.32为$181.77;10月份豆油期货价格下跌$2.65为$329.59,12月份下跌$2.65为$335.54,1月份下跌$2.87为$341.93。
由于美国农业部在10月1日降低了对大豆产量的预测,预计期末库存不会发生变化。如此大的期末库存(3.65亿蒲式耳)注定了大豆市场平淡甚至暗淡的前景。另外,大量的大豆结转库存及南美洲日益增加的种植面积预计在未来几周也会给价格带来负面影响。美国豆油库存量的前景预计在短期内会使豆油的市场价格保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上。
美国当地2000年10月12日星期四大豆、豆粕和毛豆油的现货及期货价格
15商品
地点
十一月份
一月份
三月份
大豆(美元/吨)
伊利诺斯州中部/芝加哥
174.26
178.39
181.88
墨西哥湾离岸价(基价)
181.24
188.68
181.88
墨西哥湾到岸价(相对芝加哥基价)
181.24
188.68
181.88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加工利润差
美元/吨
21.49
16.67
14.11
十月份
十二月份
一月份
48%高蛋白豆粕
伊利诺斯州中部/芝加哥
184.53
182.10
181.77
(美元/吨)
墨西哥湾离岸价(基价)
205.47
198.63
198.30
西岸价(基价)
214.29
211.86
211.53
44%蛋白豆粕
伊利诺斯州中部/芝加哥
174.60
172.18
171.85
C涝/吨)
墨西哥湾离岸价(基价)
194.45
187.61
187.28
西岸价(基价)
203.26
200.84
200.51
毛豆油
伊利诺斯州中部/芝加哥
329.59
335.54
341.93
(美元/吨)
墨西哥湾离岸价(基价)
307.54
313.49
319.89
大豆
豆粕
毛豆油
一年前的价格
芝加哥,美元/吨
182.52
170.20
359.79
注:以上价格均为芝加哥期货市场价和美国港口离岸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