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报告 » 正文

美国大豆协会周报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2000年5月8日)
    形势不明的天气前景及强劲的出口使大豆类产品价格保持不变
    5月4日星期四收盘时,大豆类产品期货价格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因为中西部地区颇有争议的天气前景使期货始终在寻找价格方向,大豆期货收盘时价格有升有降。压力主要来自显示中西部地区下周的阵雨可能带来好转的预报。随着市场近期的增长而出现的技术性出售也加大了早期的下跌幅度。但是,随着交易的进展,争议性的天气前景加上强劲的一周出口销售数字引发了投机者的兴趣,从而使期货价格几乎悬浮不动。5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上升$0.09为$206.13,7月份上升$0.09为$210.26,8月份上升$0.09为$211.27;5月份豆粕期货价格上升$0.77为$203.71,7月份上升$0.33为$202.93,8月份上升$0.22为$202.60;5月份豆油期货价格下降$0.22为$401.24,7月份不变,仍为$409.61,8月份上升$0.44为$413.58。
    虽然西部玉米地带降雨量不足,东部玉米地带的情况却要好得多。东部和南部的状况相对较好并且种植进度也比往常快,这更加促进了对收成前景的某些乐观看法。由于降雨量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目前的这种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正对购买形成限制作用。西部地区的一次普遍降雨会平息投机热情。但是,在预报有这样的一场降雨之前,预计行情仍将看涨。
    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收获进度
    上周末巴西除Rio Grande do Sul和Minas Gerias这两个通常总是最迟收获的州以外,其余各州均已完成85%的收获。Rio Grande do Sul州收获了63%。各州收获率参差不齐,但平均来说还是低于正常进度,主要是因为二月份出现了干燥天气。
    阿根廷的大豆收获预计完成了30%,基本上是平均进度,与去年截止五月一日33%的进度大体相当。Santa Fe州南部四月下旬的降雨防碍了田间作业,据报道还对一些成熟的田地造成了破坏。但是Cordoba州部分地区和Buenos Aires州北部地区高于预计的收获率可能会抵消这些损失。阿根廷的单茬大豆已经成熟,其中大约一半已经收获。双茬大豆已处在由灌浆向发黄转变的后期阶段。双茬大豆的收获预计将在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开始并将持续到七月初或七月中旬。
    世界新一茬油籽的供应可能达到纪录水平
    尽管世界油籽的外销库存量在本营销年度(1999/2000)末期将大体保持在1998/1999年度创纪录的水平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来大、澳大利亚、欧盟、东欧、前苏联和阿根)在1998/1999年度还是生产了有史以来最多的油籽(除大豆以外)。在1999/2000年度,美国大豆的产量在一年程度上有所下降,这才抑制了全球油籽供应的进一步剧增。
    对于2000/2001年收成年度,尽管油籽供应的种类构成会有所不同,世界油籽库存量仍有可能达到纪录水平。除中国(其油籽产量预计会大幅度增长)以外,全世界油籽面积(主要指非大豆类)及产量在2000/2001年预计会下降。但是,美国产量的增加会绰绰有余地抵消这些下降。美国2000年的种植面积预计会达到一个新的纪录水平。在收获率正常的情况下,美国的产量会增加大约9百万吨,成为世界油籽库存增加的主要来源。
    新的大豆品种证明对Cyst线虫有抵抗力
    Cyst线虫能够破坏大豆植物的根部,因此每年给美国作物带来十多亿美元的损失。使用自然育种技术的研究人员现已能够使大豆作物对这种害虫产生抵抗力。Purdue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培育出能够抵抗150多种Cyst线虫的作物。由位于伊利诺伊州、依阿华州和堪萨斯州的6个公司联盟而成的中地基因集团是第一个利用这种大豆改良性的公司。
    其它公司正忙于将一种叫作CystX的新技术应用到自己的作物品种中,但中地集团是第一个对这种技术进行测试并以商业化方式将其推向市场的公司。中地集团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出售种子以供农民明年春季播种。
    中国可能会从事基因改良作物的交易
    据美国通过道琼斯线路从北京发回的农业消息,中国可能支持美国推广大豆、玉米等基因改良作物的作法。这条消息来源于由美国农业部长Dan Glickman率领的中国一周之行。陪同Glickman一同前往的有北达科他州州长Ed Schafer、众议员Norman Dicks(华盛顿州民主党员)、Greg Walden(俄勒冈州共和党员)、Gregory Meeks(纽约州民主党员)和RubenHinojosa,(得克萨斯州民主党员)。
    此次任务旨在代表克林顿政府劝说众议院那些尚未作出决定的立法成员投票赞成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众议院定于五月二十二日的那一周投票。参议院将在六月份投票,预计很可能会批准这项议案。
    这条消息还援引了这样一句话:“中国有基因改良型棉花、玉米以及许多种作物。如果中国不加入这个同盟,它将无法承受,因此,中国会成为一个同盟者。”尽管基因改良作物已成为美欧贸易争端的一个主题,而且其它国家也在制定对生物技术食品加标的详细方案,中国官方仍旧未对基因改良作物提出多少反对。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美狮会》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