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10月份以来,国内市场油脂价格一路狂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批发市场二级花生油价格从每吨8200元/吨跌到了6000元/吨,二级豆油从每吨5300元/吨跌到了4100元/吨,整个油脂市场正在走下坡路。
食用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分析:
1.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下跌,带动国内价格下跌。
2.国内市场油脂油料货源充裕。近年来,国内油籽产量不断增长,加之盲目进口,造成了市场食油供过于求。
3.我国加入WTO对加工者和贸易商的心理影响很大。加入WTO后,我国将逐年提高豆油、菜油和棕榈油的进口关税配额。大量低价位的油脂进入中国,必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贸易商对后市信心不足,恐惧心理加速了价格的下跌。
后期走势
从国内市场看,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未改变。从目前市场态势来看,除了棕榈油近期有所反弹外,其他食用油价格均“涨”声难起。其中,花生油市场由于受花生出口不畅的影响,价格已大幅下降。国产豆油的价格一直受进口油脂的影响,价格也难以上升。
国内食用油只有棕榈油价格上涨。据海外媒体报道,1月份我国将发放2002年第一批棕榈油进口配额,数量可能达100万吨。2002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预计为240万吨,较去年增加100万吨。后期随着我国棕榈油进口配额的发放,市场前景不可盲目乐观。
我国大豆最近几年的进口数量呈跳跃性增长。根据海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大豆进口量从1999年的440万吨迅速升至2000年的1320余万吨。200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估计为1400万吨。1999年至2001年上半年的大豆进口主要是受国内需求增加的影响,200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突飞猛进,主要是受《转基因生物管理条例》的影响,投机进口量大增。2002年我国豆油的进口配额将大幅增至251.8万吨(配额内关税为9%),这也将抵消部分大豆原料的需求。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预计2001年我国豆油的进口量将比前期翻一番,这一因素势必减少国内榨油大豆的用量。
后期影响我国大豆市场的因素:1.南美大豆丰收在望。2.欧盟采取关税保护措施抑制豆类制品进口。3.美巴农业补贴竞争激烈且不断加剧,大豆被大量低位抛售。4.南美大豆主产国货币汇率贬值,出口竞争能力增强。5.国内大豆市场面临国产大豆、进口大豆双重现货压力。6.中国入世,豆类制品面临进口关税下调、进口配额增加的对外开放政策。7.转基因条例细则的利多因素逐渐淡化。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今后5年内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油价最低的国家。
入世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将给我国油脂行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如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食用油生产、扩大出口等。但在当前条件下,油脂行业也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资料表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进口食用油配额将达到380万吨,比1995~1999年5年进口平均数增加100万吨;2005年进口配额将达773万吨。另外,加入WTO第一年,要允许私营进口食用油的比例占到50%,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国外有实力的油脂大集团和国际知名食用油品牌进入中国的油脂领域,可以预见,未来国内食用油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