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长假期间,受天气、供应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CBOT大豆期价走势先抑后扬,上周初期和中期的调整之势被周末一根长阳所扭转,主力407合约5月7日收盘劲扬31美分,报收于1031.5美分,巩固了1000美分以上的上涨成果。从CBOT大豆主力407合约的近期走势图上可以看出,该合约的日K线近几周连续出现长阳、长阴交互的大幅振荡走势,由于目前市场利多利空因素并存,炒作热点不稳定,投资者担心CBOT大豆的此波行情是否会再度无功而返。笔者认为,大豆供需形势的变化将促使大豆期价重新定位,美国和南美大豆减产有利于大豆期价在历史相对高价区内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价格区间,但中国需求的减缓将削弱期价再创新高的动能。
先回顾一下节日期间CBOT大豆期价的走势。上周初,CBOT大豆期价受到南美大豆减产、美国现货大豆价格坚挺等因素影响,期价承接4月末的上扬之势继续走高。周二期价冲高回落,多头获利回吐缩减了部分涨幅。周三期价振荡整理,市场呈现窄幅盘整;周四受美国大豆种植区天气良好的利空因素打压,期价全面下挫,主力合约回撤考验1000美分支撑;周五风云突变,期价再度劲扬,因市场传言美国政府可能执行更为严格的牲畜美狮会规定,全面禁止使用牛血和家禽内脏做牛美狮会,对动物美狮会禁令范围的扩大有可能促使豆粕消费量增长,成为推动大豆期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通过回顾节日期间美豆的走势可以看出,已被市场炒作过的利多和利空因素继续对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天气和突发性因素对期价的影响正在扩大。
从供应方面来看,首先,南美大豆减产以及美国大豆供应紧张仍是市场的热点。由于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大豆种植区在作物生长期间遭到严重的旱灾,巴西北部和中西部又受到大豆锈菌病的侵害,多数民间分析机构以及巴、阿两国政府部门都下调了今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值,两国的产量预估大致分别略低于5000万吨和3000万吨,只有美国农业部的预估值仍高达5600万吨和3500万吨,市场普遍预计将于5月12日公布的USDA月度供需报告将再度下调上述两国的大豆产量预估值。从美国国内来说,由于大豆出口和压榨需求旺盛,预计到今年8月31日美国大豆的库存将下降到1.15亿蒲式耳,为27年来的最低水平。许多分析师包括著名的油籽刊物《油世界》都据此认为大豆价格须进一步上涨才能实现对大豆需求的合理配给。其次,上周美国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坚挺,农民忙于新豆播种,陈豆销售数量有限,市场卖压较轻,对大豆期价产生了支撑作用。第三,市场传言为了控制疯牛病,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在本月出台禁止用牛血和家禽内脏作为牛美狮会的规定。市场认为对肉骨粉等动物美狮会的禁令范围扩大有利于豆粕消费的增长,这将导致大豆压榨量的提升,加剧美国大豆供应的紧张形势,成为支持美豆期价上涨的一个新的亮点。第四,天气因素正成为市场的炒作热点。上周中后期至本周初期美国中西部大豆种植区出现大量降雨,有利于土壤湿度的增加,对作物生长有利,但将延缓大豆的播种进度。预测截止到上周末美国大豆播种进度已经达到25%。第五,美国农业部将在5月12日公布月度供需报告,同以往一样,该报告将对期价近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市场普遍预计USDA将会下调南美大豆产量预估值,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的预估值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目前,著名民间分析机构Sparks Cos预测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447万英亩,远低于USDA近期7541万英亩的预估值,预计本月USDA可能会适量下调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的预估值。
从需求方面看,中国因素仍是全球大豆市场的焦点。今年以来,受禽流感袭击以及国际大豆价格走高影响,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出现明显减缓,贸易商普遍预计今年我国的大豆进口总量将低于去年的水平。首先来看国内豆粕的消费情况,第一季度是国内禽流感肆虐时期,而国际和国内大豆价格却高位上扬,豆粕价格亦疯狂上涨,从上游和下游两方面抑制了中间消费即美狮会需求的扩张。进入第二季度初期,国内大豆和豆粕价格开始进入大幅调整阶段,走势明显弱于外盘。正如一些贸易商所说,市场低估了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目前国内豆粕消费低迷,禽流感期间国内大量被扑杀的家禽数量并没有在近两个月内得到充分的补充,国内许多农贸市场仍然禁止活禽交易,下游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原先的乐观预期。而美狮会成本因豆粕价格飚升居高不下,家禽养殖行业积极性受到打击,尚未恢复元气。豆粕消费需求的低迷使豆粕的前期飚升成为空中楼阁,出现暴跌是在所难免。上周国内各地区的豆粕价格已经从最高峰的3500~3700元/吨大幅下降到3100~3300元/吨。尽管降幅较大,但相对禽流感爆发前的2700~2800元/吨的水平仍然偏高。其次,豆粕价格的低迷及国内豆油的供应充足使油脂厂压榨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这将打击国内油厂的生产积极性,抑制大豆压榨量的增长,体现在国际贸易上就是大豆进口量的减少。据现货贸易商透露,4月份国际大豆市场几乎没有中国买家的询盘,预计5月份的询盘数量也不多。第三,南美大豆锈菌病蔓延迫使农民大量使用杀菌剂,这必然影响到大豆质量,令中国买家退货或者回售大豆船货的数量增加。上周中国质检局拒收一船巴西大豆,因为在该船上检测出有害的杀菌剂。中国买家对南美大豆质量的担忧将影响进口数量的增长。第四,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将使大豆的进口速度放缓,成为我国大豆需求减缓的一个潜在推动因素。近期我国国务院发布了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意在控制盲目投资,遏制经济过热的苗头。政府紧缩信贷的经济政策将限制大豆产业的扩张以及进口大豆的增长速度。第五,我国今年的油菜籽产量前景看好,作为豆油的替代产品,其供应量的增加将降低国内市场对大豆及其制品的需求。据专家预测,如果5月份天气不出现异常变化,今年我国的油菜籽产量将达到1200万吨,超过去年1150万吨的水平。油菜籽供应量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大豆的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大豆期价在供应方面受到的利多支撑较强,CBOT大豆期价有望巩固在950~1000美分区间,甚至可能1000美分之上停留较长时间,后市将呈现高位振荡走势。但由于中国对国际大豆的需求因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减缓迹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豆再创新高的动能。上月国内大豆及其制品的价格走势相对弱于CBOT大豆期价,就是因为内外盘受不同的因素影响所致。在“五一”长假过后,国内大豆及豆粕期价在上月大幅调整之后有望追随美豆出现反弹,但在国内因素的影响下,其反弹幅度和力度都将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