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价在何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3-01-01  

  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在4月早期攀升至高点,但在最近两个星期内则从高位跳水。由于市场参与者对于前期的每条信息都做出了反应,因此区间振荡的走势很可能将继续保持。

  从玉米需求来看,出口和销售的步伐将成为6月30日谷物库存报告公布之前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截至4月15日,玉米累计出口量为12.05亿蒲式耳,比去年同期的装船量高出21%。此外,截至4月15日的未装船量总计为3.80亿蒲式耳,也比一年前的数据提升了87%,出口承诺量则增长了32%。今年美国农业部预测的玉米出口增幅为26%,如此一来,本市场年度剩下的20个星期装船量就需要达到接近4100万蒲式耳/周,但装船量在过去4周内平均水平仅为3500万蒲式耳,在过去8周内则为3800万蒲式耳。

  在供应方面,天气分析师的观点和美国农业部每周公布的作物种植进度及等级报告对市场而言非常重要。目前看来,2004年玉米的种植工作开展的较早而且进展迅速,国家天气服务署的分析师对于5月至6月间的玉米生长天气给予了相当良好的评价。除了作物生长状况外,市场将继续关注种植面积问题。种植进度的加快使得市场开始猜测玉米的实际种植面积将超过3月份种植意向报告中的估计,一些人士认为,具体的增幅将达到200-300万英亩。自1996年以来,玉米种植面积从3月的意向报告到最终的面积数字出现增长的只有2000年,并全部在6月份的季度种植报告中得到了反应。实际上,2000年是自1988年以来玉米种植面积从3月种植意向报告基础上出现大幅增长的惟一的一年。在1992年和1994年分别出现了小幅增长,而在2004年预计种植面积会出现大的变动。

  在大豆需求方面,市场将首先关注美国国内压榨节奏、豆粕和豆油的进口量以及南美大豆产量等问题。美国国内市场不会将大豆全部放出去,但国内用量也不得不放慢,终端用户需要调整用量,或者通过再次提升价格来遏制需求。关于这两种看法市场表现分歧,不过近期大豆的价格走势已将消费量有所缩减、进口增加、大豆早期的播种工作进展顺利等因素反映出来。现在看来,南美大豆产量对于2004年美国大豆的需求而言相当重要,2004年大豆的出口销售已经是创纪录的水平。

  在大豆供给方面,市场应继续关注2004年美国作物播种工作、天气情况以及作物生长条件报告,预计大豆的实际种植面积将小于3月份的报告水平。不过向玉米转换的可能性较小,更多的则是棉花攫取了大豆的种植份额。2004年美国作物存在增产的潜力,今年的南美播种面积可能也是如此,美国和南美今年的趋势单产显示出大豆有丰产的可能。

  截至目前,2003/2004大豆市场年度与1976/1977市场年度相当类似,当时1976年大豆的减产问题没有被市场提早认识,直至该市场年度中期消费仍没有放慢速度,结果1977年7月合约在1977年4月份就达到了10.64美元的高点,而现在,2004年7月合约早在4月初就达到了10.64美元。当然,在1977年夏季出现的暴跌行情可能不会在2004年重复,但趋势单产将会在收割之前压低价格。预计玉米价格仍将保持良好支撑,即使单产上升也不会改变。这样一来,6月30日的种植报告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美狮会》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