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4月,全球期货市场风云突变。无论基础金属还是粮油期货均出现暴跌,伦敦铜期货价格从每吨3000美元以上的高点直落,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也从15年的高点下跌,黄金期货价格更是跌破每盎司400美元。4月21日,上海铜铝以及天然橡胶期货更是齐刷刷跌停报收,大连大豆以及郑州小麦期货也出现幅度不等的大幅下跌。
全球期货市场出现如此步调一致的暴跌行情,主要因素在于担心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者——中国以及美国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造成对商品的需求降温,促使投机资金萌生退意。
美元汇率反弹,投机资金撤离
过去一年多,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呈现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大幅飙升。由于美元在过去两年内对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汇率呈现长期走贬趋势,这使得以美元定价的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加强,从而对商品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吸引大量资金从国债等市场流向商品市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原材料的旺盛进口需求,以及国内粮食供需紧张的格局,也推动全球基础金属以及粮食价格走高。
全球商品价格的飙升开始推高亚洲地区的消费者价格,也使得通货膨胀今后几个月输出到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可能性增大。4月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关于“美国的银行系统已准备好应对上升的利率”的话,进一步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发出将很快提高利率、收紧银根的信号。
随着市场对美联储调高利率的预期增强,美元汇率强劲反弹,商品价格受到压力。路透社商品研究局(CRB)指数作为衡量商品市场走势的指标,在近期创下21年来高点后,开始一路走软。而在过去一年多来纷纷进驻商品期货市场的投机资金,目前也有纷纷撤离的迹象。
长期向好,中国主宰世界
随着中国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担心,市场普遍认为,如果经济过热的势头不能得到很好地遏制,下半年应该还会有其他后续措施出台,不排除提高贷款利率的可能。
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直成为全球亮点,更是推动全球原材料需求的主要动力,因此中国政府发出一系列“紧缩”信号,立即在国内乃至全球金融以及商品市场掀起狂澜。美国主要期货公司AG Edwards的分析师明确指出,中国因素将会成为主宰今年剩下时间里商品期货市场的最重要因素,建议客户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政策以及进口需求。
总体看来,尽管近期市场存在对经济过热的担忧,但是这并未动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格局。今年1月份欧洲最大的金融集团———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在法兰克福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更长时期的增长作出预测,8至10年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德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可能突破10%,全年平均增幅有望达到9%。因此,中国经济的大势依然看好,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使得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预示着今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和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联动将会更为紧密。
可以预见,国内外商品市场在消化完升息预期的压力之后,市场参与者也将重新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拉回市场的供需基本面上。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长期向好的前提下,短期收缩银根的利空消息还不能理解为大盘的走势已经由牛转熊,国内外商品期货市场的剧烈波动在所难免,猴年的猴市特征将会淋漓尽致地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