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走势令人震撼。上周三大豆大幅飙升,但紧接着的第二个交易日竟然跌停,巨大的振荡令交易商目瞪口呆,这标志着粮食期货市场进入更为波动剧烈的阶段,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一个最大问题:粮食期货牛市结束了吗?
4月15日,CBOT大豆期货创下50美分的单日最大跌幅,5月交货的大豆期货跌破10美元,报每蒲式耳963美分。玉米、小麦、活牛以及生猪期货也在当日出现暴跌。本周几个交易日CBOT大豆市场仍然处于宽幅震荡之中。
就在上个月,大豆期货创下了15年的高点1064美分,当时市场担心美国以及巴西的大豆供应降低。在17种期货品种构成的CRB指数中,大豆以及豆油和豆粕一直是最为热门的商品,CRB指数上月创下了1981年以来的最高值。
去年美国大豆产量因干旱而减少,今年秋季收获之前,美国陈豆供应预期将会创下27年低点。由于巴西和阿根廷产量受损,加上中国需求,也推动大豆期货走高。上月,玉米期货创下六年高点,主要是由于大豆暴涨,因此玉米需要通过上涨来与大豆竞争播种面积。
芝加哥场内人士指出,随着期价跌破支撑位,大型商品基金开始套现出局,这是当日盘中汹涌抛盘的来源,但是暴跌和消息面无关。“主要是技术型基金主宰的交易。”AG爱德华公司的分析师维克·勒斯皮纳称。基金在上周三狂买8000多手大豆制造了一个多头陷阱后,紧跟着第二天便抛出25000多手合约,以如此狂态操作头寸非常罕见。从这一点看,大豆期价已发生了反转,牛市基本结束。
难以令人信服的解释
造成期价暴跌的原因,交易商们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无论是阿根廷卡车司机罢工问题的解决、美元持续走强,还是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即将调整,都不足以造成如此大的跌势。瑞富公司的分析师詹姆斯·巴内特称,唯一的利空消息就是美国良好的播种天气,上周一的报告显示玉米播种进度创纪录,但是这也无法解释为何5月大豆带头暴跌。国内有析师认为,主要的利空因素仍然是南美新豆上市对市场所产生的季节性供给压力。而最直接的动力则是基金正在改变战略操作方向,进行多翻空的过程。ADM的分析师认为,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基金经理们正在全力撤出商品市场。
巴内特称,很多交易员预期到基金还会有一轮平仓,所以准备趁大盘冲高出货。但是大家都等着反弹,就没有反弹了。上周三持仓量下降,这意味着很多人正在出货。而且玉米交易已经表明大盘可能剧烈波动。当日CBOT玉米期货的涨幅只有4到6美分,而大豆则暴涨。
CBOT从2000年8月份扩大停板至50美分后,玉米和大豆期货周四也是首次触及跌停板位置。场内交易商称,有传言称那些柜台交易的资金在抛售商品,减持头寸。而近期发布的通胀数据也可能引发一些多头平仓。事实上,上周美国零售和通胀数据出人意料的强劲,因此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较早提高利率,以便给经济降温,这使得美元汇率连续三天大涨,从而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构成压力。
近期的消息表明中国正在紧缩银根,也使得市场担心中国的粮食以及金属、棉花和其他商品的进口需求可能削弱。
牛死了吗?
目前市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谷物和大豆市场是否已经见顶。斯图尔特彼得森集团的高级市场顾问布赖恩·多赫第认为,在创下近期的合约新高后,市场认为谷物和大豆市场处于超买,理应出现回调,因此大豆期价的跌停并不是太令人意外,毕竟市场的基金和投机客户已经持有巨量多单。技术面信号表明,大豆可能已经见到高点,因为历史证明大豆期价很难长期停留在900美分至1000美分的位置,而且,这也是今年大豆价格创下历史第四高点。
不过,日前在深圳举行的一次期货投资报告会上,FCStone公司的副总裁道格拉斯·杰克逊认为,尽管南美大豆即将上市,但是由于南美物流存在严重问题,美国进口南美大豆有限。由于美国以及全球大豆库存紧张,一旦美国大豆生长的天气出现问题,大豆价格也有可能再创新高。因此,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南美大豆产量和美国大豆生长的天气状况。
Barron公司的分析师谭纳·恩克认为,即使今年美国大豆获得丰收,也难以阻止大豆期价的上涨以及满足全球对大豆的需求。同时,美国国内的消费十分旺盛,因为压榨利润仍然很高,压榨量已经超过正常水平。AgResource的分析师认为,目前还没有看到压榨利润下有可能降的任何证据,在这种情况下,难以预测大豆期价的最终高位在哪里。
瑞富公司的巴内特称,由于多种多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夏季的天气市到来之前,大盘的剧烈波动可能还会继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