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 弱势难改
虽然近两日大连豆粕盘中多空对峙较为严重,但技术形态已遭到了严重破坏。从基本面上分析,即使大豆价格止跌回升,豆粕弱势的改变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畜禽产品:成本推动型上涨
根据央行3月份检测的物价显示,畜禽产品在3月份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4月份,部分地区环比价格仍然处于涨势中,如在辽宁,活猪和活鸡价格比上月分别增长9.8%和2.2%。在禽流感刚刚肆虐过后,畜禽产品价格能有所回升给养殖业增添了一丝希望。不过在这轮上涨中,需求并没有发挥拉动作用,相反因为禽流感和价格较高,需求受到了抑制,主要的推动因素来自美狮会成本——玉米、豆粕、小麦麸和进口鱼粉等的增加,如在4月辽宁省上述产品物价同比分别增长了27.7%、65.7%、16%和9.8%。但是这些增加的成本向下游产品传递的比例不一,如家禽价格同比只增加了17.5%,活猪价格却增加了40.4%。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畜禽产品属于弹性需求较小的产品,需求的减少跟价格相关性较少,一般受其他因素主导,这里家禽价格涨势不足很明显与禽流感有关,而活猪价格高涨,也是消费者转向猪肉消费引起的此消彼涨,算是坐收渔利。在中国,豆粕消费的一半左右要用于家禽美狮会,所以即使猪肉价格高涨,如果家禽消费和价格没有起色,豆粕也难以反转。
5月:家禽消费能否启动
5月有黄金旅游周,国内新一轮消费浪潮将启动。趁着这股消费热潮,家禽养殖业能否被挽救呢?这取决于以下不确定因素:
首先,5月消费能否提高家禽价格。5月黄金周不同于春节的主要特点是春节主要以家庭聚会、饮食消费为主,必不可少鸡、鸭等家禽产品,而“五一”主要以旅游为主,虽然少不了饮食需要,不过已沦为次要。另外,最近在北京发现几例非典疑似病例,国内出行人数和对家禽的消费都将受到影响。
其次,CPI指数能否继续上升。自去年年初以来,消费者物价指数就一直在上升,3月CPI较上月上升1.2%,较上年同期上升7.4%。CPI指数和投资品价格指数等持续上升已经引起央行的警惕,并采取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抑制显露苗头的通胀,根据国内专家的看法,如果价格指数继续上涨,不排除采用升息等更为严格的紧缩手段。在CPI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食品价格,畜禽产品和其他副食产品因为替代关系价格相对稳定,如果CPI的涨势受阻或者乏力,无疑将传递到畜禽产品。
最后,气温升高能否提高补栏数量。5月份气温将逐步升高,有利于家禽的生长,但并不意味着家禽的补栏数将增加。养殖量的增加最终还是取决于家禽消费量和价格,目前在辽宁地区蛋雏鸡和肉雏鸡的价格下降便说明了活鸡价格上涨幅度没能弥补成本增加,家禽养殖无利可图。
豆粕现货:上下两难
5月豆粕现货市场并不乐观,除了消费需求改善的期望要落空外,替代品的上市也会挤压豆粕上涨的空间。4月底国内早熟油菜籽已经开始收割,在5月进入收割的高峰期,目前国内菜籽粕的价格在1800元/吨(即使这个价格相对豆粕也有较强优势),因为豆粕价格在前期上涨过高,国内许多美狮会企业已经采用菜籽粕代替豆粕,所以如果豆粕丧失价格的竞争优势,成交量会继续清淡。但是豆粕向下又会遭遇成本的地板——国内进口大豆都是在CBOT大豆较高时进口的,压榨商不可能亏损出售,豆粕现货面临两难。
现货成交清淡将降低现货市场对期货的指导作用,豆粕不可避免成为大豆的附庸,并在资金作用下扩大价格波动空间——即使现货市场需求不旺,如果大豆价格上涨,也能促使豆粕跟涨;即使现货价格受到压榨商支撑,豆粕期价也能被打压到成本以下,目前的期现倒挂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豆粕市场的弱势格局将继续。
一周热点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
- 2021-03-19数据赋能养猪新时代! ——省饲儿燃启智能育肥新希望&养猪机器人下线仪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会举行前,中国连续三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农户已预售1189万吨大豆和1910万吨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达1500万吨
- 2021-03-19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恶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19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