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豆从2003年下半年起开始持续上涨,A409合约期价从2003年8月11日的2500开始突破盘局上涨,在2004年3月23日达到了4034,不论是从幅度还是从持续时间上看都是近几年所没有的。笔者认为,近期大豆期价经过短暂的强势上行后有望开始转变,长期趋势有望转为下跌。
一、基本面
近期因素
1.南美大豆即将上市,但由于港口运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国内大量的油脂生产企业不能顺利进行南美大豆的采购,这有可能造成南美大豆大量上市时国内货源紧缺的局面。在这一情况影响下,油脂企业为了保持正常的市场份额,将会控制豆粕的销售量,造成近期豆粕价格的持续走高。
2.由于国内大部分油脂企业在进口美国大豆时大都只是确定了船期,然后等大豆靠港之后再确定价格。据了解,目前有近200万吨大豆已经确定船期但还没有确定价格,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CBOT大豆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这也是短期内CBOT大豆价格依旧保持强势的原因之一。
3.由于年后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高,使得国内油脂企业订购的大豆成本基本都维持在4000元/吨以上,目前的压榨利润很难满足油脂企业的期望。有部分企业为了避免出现亏损,已经开始缩减生产数量。高昂的原料成本使得大豆制品价格在近期保持强势。
远期因素
1.南美大豆的产量。南美大豆主产区从播种开始到近期一直受到恶劣天气的困扰,从而使实际产量比原先的预期有一定的下降。从最新的机构预测数据来看,2003/200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在5200万~5400万吨之间,这个数值较上一次的5950万吨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这一产量较去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供给增加已经成为定局。尽管由于港口运输等问题,大豆短期供给不会出现明显的增加,但是从往年的情况看,运输等问题对价格的影响都是短期的,一般到每年的5~6月份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运输等问题一旦得到逐步解决,那么市场上的大豆供给量将出现快速增长,短期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过剩的局面。
2.全球大豆价格连续3年持续走高,使得大豆的种植面积在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美国和中国即将开始播种大豆,目前如此之高的大豆价格势必会影响两国的大豆种植情况。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新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出现增长基本已成定局。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04年的大豆种植面积为7456万英亩,而去年的种植面积是7340。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豆的产量出现增加,从长期的角度看对期价的上涨不利。
3.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菜籽即将开始大量上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豆的需求量。同时,从目前的情况看,进行油菜籽压榨的利润较大豆压榨更加丰厚。因此,后期如果大豆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价位,那么大豆的需求量将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4.随着CBOT大豆价格的上涨,基金一路增持多单,目前的情况和去年极为类似。从根本上来说,美盘基金极有可能再次博傻中国买家,最终通过中国买家的大量点价来实现顺利出货。据统计,目前仍有将近200万~300万吨的美国大豆没有点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买家最终都必须点价,这将有望成为推动美盘大豆再度大幅度上涨的动力。一旦中国买家开始点价,也就意味着基金有可能开始大量出货,这很有可能会改变大豆价格的走势和市场格局。
二、技术面
大豆A409合约从2500附近开始上涨一直到最高4034,其整个走势很符合波浪理论。第一浪从2500上涨到3400附近,上涨幅度为900元/吨,时间从2003年的8月11日开始一直到2003年11月4日,上涨周期持续了13周。之后开始二浪调整,期价从3418回落至最低3175,调整幅度为243元/吨,时间从2003年11月4日开始,到12月24日结束,调整时间持续了8周,回调的幅度为整个上涨幅度的将近1/3。不论是从时间还是从调整的幅度上看,这一浪都属于典型的上涨行情中的强势调整。之后国内大豆价格受美盘大豆上涨影响再度上行,期价从3175一直上涨到4034,上涨幅度将近900元/吨,涨持续时间为13周,目前期价正运行在第四浪的调整过程中。从理论上来说,第四浪往往会走出一个复杂形态,调整目标应该在3800左右,调整的时间在3周以内。然后期价会再次走出第五浪上涨行情,根据波浪理论,五浪有可能再创新高,但也有可能走出失败形态。从目前的情况看,笔者认为期价短期内还将有望维持强势,但是随时都有转势的可能,如果后期五浪形态失败,大豆将有望走出一波较大的调整行情,投资者操作上应短多长空。